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9月18日,青海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举行。本场发布会聚焦全省多地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过程中的实践与成效,为公众带来更全面、更深入的改革进展介绍。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以改革创新为强劲引擎,健全高效联动治理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十四五”以来,刚察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资金5.49亿元,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新建3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业务用房,1家卫生院整体搬迁,实施3家旗舰中(藏)医馆和卫生室藏医阁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DR检查、生化检查等全覆盖,实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基本设备100%达标。同时,将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医疗机构轻装上阵抓服务。
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立足高原农牧区实际,围绕“高原心血管疾病高发、慢性病管理难度大、农牧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不断完善三级健康防护网络。高标准推进“心电一张网”建设,以兴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为核心,乡镇卫生院为末梢,建立区域心电诊断中心,构建了“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村卫生室”的三级防治救治网络,实现“基层检查+总院诊断”的高效服务模式。打造电子线上“云胶片”服务,在县域医共体内推行“云胶片+远程会诊”协同模式,方便患者跨医院、跨地区就诊时调取影像资料,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坚持以疾病为链条,以患者为中心,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建成了青海省二级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成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跻身全省7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之一,形成县域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救治体系,并依托县域21家乡镇卫生院创建县域胸痛救治单元,上下联动救治机制已基本形成,县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稳步提升。
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着力破解群众“看病远、住院难”问题。截至2025年6月底,县域内门诊、住院人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78%、11.57%,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此外,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卫生院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门诊量与住院量稳步增长。截至8月底,诊疗量达1609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2%,患者满意度达95%。
相关新闻:海南州重点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9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系列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锚定“健康青海·幸福海南”专项行动目标,从四大方面推进医改,切实提升了人民健康水平和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医改体系建设上,海南州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转变。管理体制方面,建立“三医”协同会商机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十四五”以来,卫生健康事业财政投入达51.51亿元,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6%;运行体系方面,组建6个紧密型医共体,构筑三级胸痛救治网络,41个胸痛救治单元通过省级验收,急性胸痛患者致死率下降、抢救成功率上升;支付方式方面,62家机构开通中(藏)医日间病房,381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城乡居民和职工参保患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65.8%、77.4%,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较2021年分别下降52元、307元。
为破解基层医疗薄弱难题,海南州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县强乡活村稳”新格局。投资2亿元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即将投用,海南州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还成立青海大学高原医学博士工作站;做强县级医院“龙头”,“十四五”期间,投资1.6亿元完善医疗项目,建成77个“五大中心”,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及三四级手术例数同比分别增长6.5%、5.4%、32.7%;夯实乡村服务“基石”,基层医疗机构关键设备配备率高,90%乡镇卫生院达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基本标准;推出8类家庭医生个性服务包,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5%,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6.56%。
在医共体支撑保障上,海南州投资8477.5万元升级健康平台,实现州、县、乡远程医疗平台全覆盖,267项检查检验互认;人才下沉方面,通过“四个一批”机制,44名专家、63名管理技术人员及166名乡镇医务人员下沉;打造82个特色科室。
公共卫生服务上,2022年以来,统筹4665.91万元开展免费体检和“两病”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显著增加,居民健康素养达23.75%,11家医院启用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软件;中(藏)医药服务上,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计划投资3.7亿元构建中(藏)医服务体系;重点人群服务上,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覆盖,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95.45%;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孕产妇“零”死亡,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来源:西海都市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