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0日午餐时间,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张家寨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前来就餐的老年居民络绎不绝。“以前盼过节,家里人一起吃饭才热闹,现在在日间照料中心和乡里乡亲一起聊天吃饭,每天都和过节一样热闹。”村民陈文德说,自从两年前村子开办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他每天都会和老伴儿一起来这里吃午饭。
张家寨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原张家寨村小学改造而成,于2023年10月正式开放。以互助幸福院运营为依托,为村内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残疾等老年人群体提供日间照料,为全村70岁以上老年群体免费提供午餐。此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设置活动室、娱乐室、健身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区,有效满足村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
热气腾腾的面片,再加上一份炒鸡肉,当天的午饭让陈文德老两口很满意。“我今年79岁了,自己和老伴儿年纪都大了,自己做不了饭。家里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没办法每天中午回来送饭,就只能用开水就着馍馍把午饭糊弄过去。”陈文德一边回忆一边激动地说:“现在好了,今天做的面片,昨天是炒菜,听说明天是熬饭,每天饭都不重样,还顿顿有肉。”
据了解,张家寨村每日有130余位老人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其中食堂里的面、油、蔬菜、鸡肉、鸡蛋等均由村集体供应。
为此,张家寨村筹建了富硒生态土鸡养殖场和蔬菜保鲜库。其中,自2024年筹建的富硒生态土鸡养殖场占地面积约0.67公顷,场地基础建设投资25万元,鸡苗投资6万元,目前养殖场月收入为1.5万元。蔬菜保鲜库项目投资360万元,修建冷库9个、仓库4个,另有磨面机、菜籽榨油机等设备各一套。
“现在村里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有将近200人,许多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老年人独自居家做饭不便,吃饭问题成为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张家寨村委会主任王新军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让村里百余名老年人告别了做饭难、吃饭单调的困扰,吃上了营养丰富的热乎饭菜。而村里筹建的富硒生态土鸡养殖场和蔬菜保鲜库不仅让村里老人吃得更好,更是整合资源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更好。蔬菜保鲜库的建成吸引了更多村民回到村子耕地,让村民不至于因为怕菜卖不出去而让地撂荒。
用餐之余,二十余位老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气氛既热闹又温馨。棋牌室每天围满了前来下棋、打桥牌的人,在悠闲的时光中增加生活乐趣,减少孤独感。如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成为村里老年人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老年村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显著增强,形成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
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十四五”以来,海东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发展互助幸福院,因地制宜整合农村敬老院资源,打通面向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张家寨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原张家寨村小学,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让乡村闲置资源焕新。
在海东,一座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成为乡村养老的新亮点。这里既是老年人的快乐驿站,也是子女放心的“托老所”,折射出地方对“老有颐养”的温暖承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青海日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