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万象 / 正文
【家住黄河源】特保的守护:黄河边的生态守护者与生活变迁

Time:2025年09月20日 Read:37 评论:0 作者:admin

特保在黄河边捡拾垃圾特保在黄河边捡拾垃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这些柜子都是我看网上的视频,边学边做,自己打出来的。”特保一边翻出手机里自学木工的视频,一边自豪地介绍着他一钉一锤装修起来的家。

今年42岁的特保,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同时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生态管护员。9月10日,当我们走进特保的家,整洁崭新的房间让人眼前一亮。

主屋充满了浓郁的藏式风格,中间摆放着取暖用的炉子,上面整齐地放着烧水、煮奶茶的茶壶。两侧是长长的沙发,茶桌上则摆放着藏族传统的点心和饮料,透露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推开另一间屋门,现代风格的装修映入眼帘——舒适的沙发、柔软的床铺、整洁的地毯,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显得格外温馨。“冬天我们就睡这间屋,有地暖。”特保笑着说,一个冬天烧地暖大概要花3000多元,但这份温暖是值得的。

从跟着别人做木工,到上网看视频自学,特保的手艺日渐精进。他不仅用这些手艺装修了自己的家,还“打广告”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会做木工活儿。盖房加装修总共花了13万元,几乎用尽了他所有积蓄,但他却格外高兴:“终于有了新家,我家的装修在村里算好的。”渐渐地,找特保做木工活的人多了起来。

2019年,特保一家搬进了新房。在此之前,他们只在冬季草场有一间土坯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以前家里条件不好,虽然有草场,但牛养得不多。”特保坦言,最困难的时候,出远门都得向人借钱。

2015年,特保一家还是贫困户。那一年,他被聘为生态管护员,每月1800元的收入,让这个家庭有了第一笔稳定的进账。这份工作不仅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更让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方向。

流经村里的阔曲河最终汇入黄河,阔曲河及黄河沿岸的生态保护,成了特保和村里38名管护员的重要责任。特保格外珍惜这份生态管护员的工作,每月15天的巡护,他从不缺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他的身影成为了黄河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巡护工作,特保还主动参与村庄的垃圾清理、防火宣传、生态保护等事务。他渐渐地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小时候还去黄河抓鱼,现在不仅不能抓,还要全力保护。”特保拿起家里桌上那张写着“保护黄河,人人有责”的双语宣传册,告诉我们这是前几天刚学的黄河禁渔政策,他正要向大家普及。

“藏族传统中有放生的习俗,但现在要劝大家不能随意放生,有可能会破坏黄河生态。”特保语气认真,他深知自己作为生态管护员的责任重大。

在做生态管护员的过程中,特保最大的改变是责任心更强了。他日复一日地守护着黄河,而黄河也馈赠了他更美的家乡和更好的生活。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信任。

于是,特保开始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村里谁家装修,他就去帮忙做小工,边做边学,木工手艺越来越娴熟。“因为还要巡护,只能接附近的活。去年挣了两三万,相比以前,生活真的好太多了。”特保的未来似乎在母亲河滔滔不绝的回响中得到了答案,他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条河流。

(来源:青海日报)

关于我们
青海之声是一个专注于分享青海本地资讯的独立信息平台,我们并非官方媒体,但致力于通过精选内容和多元视角,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地域信息与文化观察。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19-2025 青海之声 (qhradio.com). Powered by QHRADI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