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江源归来,采访小组每一遍翻看素材,心中都涌起一阵感动。此行之前,“守护中华水塔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或许只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故事里,我触摸到了这句话最具体、最滚烫、最动人的脉搏。
索布查叶冰川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如同隐匿在冰谷间的水源,默默无闻,滴滴汇聚,奔流不息。一本本厚厚的巡护日志,每一座叫得出名字的山峰,都是关于“守护”的见证。采访间隙,巴洪加罗的儿子给我看了他画的“雪豹下山”的素描画,男孩腼腆地说,希望以后能画出更多动物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家乡。队员们说他们的守护就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干净的河流,舒适的生活环境。山谷间,父子相视的那一刻,便完成了一次关于“守护”无声却深刻的传承。
在玛多,我问卓玛,“一户一岗”制度的实行为你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她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巡护自己的家园,挣着一笔工资,无形中也积累了实用技能,让我感觉自己和家乡的关系更紧密了。“一户一岗”制度像是一道桥梁,将牧民对“家”的守护与对生态的责任连接了起来,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代言人。
透过央忠的取景框,我看到了另一种“看见”,不是充满危机的窥探,是“邻居”的探望。这种“看见”,让守护从责任变成了情谊。每一张影像都诉说着这片大地上生命与生命之间共生的和谐。
十年,不是终点,而是序章。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同高原上的风,吹过冰川、草甸与峡谷,邀请更多人加入进来共同谱写守护“中华水塔”的动人篇章。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