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祁连多维发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新标杆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9月17日,记者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祁连县依托生态与交通优势,融入全省生态旅游格局,以自驾旅游为核心打造祁连“9号公路”,通过品牌塑造、项目建设、文化赋能多维发力。   在品牌塑造方面,祁连县举办环青赛祁连赛段、全国露营大会等20余项文体旅游活动。成功入选“2025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获评中国旅游报“五一最受欢迎县域”。“北驾祁连·9号公路”还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五大最美自驾线路”之一。   项目建设方面,祁连县投资5326万元实施9项文旅项目,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园成功创建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祁连县也因此荣登...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9:47  Read:17℃
  • 青海尖扎:窝沟封闭项目护航学生口腔健康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9月11日,我们首站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为这里的适龄儿童开展了窝沟封闭服务。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走进其他13所校园,计划为2000余名适龄儿童提供服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9月15日,援青医生、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刘宗仁介绍道。自今年4月青海尖扎窝沟封闭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尖扎县已经为全县1200余名小学生完成了六龄齿(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与口腔健康检查。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当地儿童的龋齿患病率,为孩子们的口腔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已被尖扎县委、县政府纳入2025年“尖扎县二十项民生项目”,足...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8:56  Read:18℃
  • 青海海西德令哈专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与质押融资对接会圆满举行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9月18日下午,2025年海西州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暨质押融资对接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搭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对接平台为核心目标,旨在推动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海西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活动现场亮点纷呈,特别设置了专利成果展示与路演环节。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展示了其“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可控制备与应用”成果,而青海大学则带来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供暖应用技术”的展示。这两项成果均精准对接了地方产业需求,展现了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银企对接环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西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海西分行积极响应,推出了针对科技企...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8:13  Read:14℃
  • 青海海南:“家门口”就医让群众更有“医”靠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9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青海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南藏族自治州持续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政策导向、资源均衡布局、优化支撑保障、医防深度融合,共建共担的医改体系全面建成,构建起县强乡活村稳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医共体发展根基稳固筑牢,为农牧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海南州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通过管理体制、运行体系改革等方式,推动医改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聚焦“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建立城乡联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工作机制。强化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构筑“胸痛中心—...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7:30  Read:13℃
  • 青海海北:以“三进”服务激活就业新动能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创新推出“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简称“三进”)招聘服务活动,截至目前,首批“三进”活动已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80余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率达100%,切实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与实效性。   海北州以满足乡镇农牧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就业联络员的一线优势,结合“暖心敲门”行动,深入全州各乡镇开展“小而精”的专场招聘。聚焦本地农牧业产品加工、文旅服务等岗位,现场发布契合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岗位信息,同步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岗位对接服务,让广大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取适配岗位,打通就...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6:44  Read:14℃
  • 【江源观察】积极打造精品社区“石榴籽家园”
      在青海,快递业吸纳大量来自不同民族的劳动者,站点成为各民族员工共同协作的“微型共同体”,作为职工“石榴籽”家园,快递小哥之家,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营造“工作共担、文化共享”和谐氛围。   今年7月,“温格石榴籽家园”在格尔木市落成启用,这是浙青两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十五载结出的丰硕果实,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阵地、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平台。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拉边村的马木汗麦“砍树让路”,当选“文明家庭”,条井村的韩穆撒维“让墙护邻”,被树为典型。这两幕“舍小家为大家”场景,是循化县“许乎”(藏语,意为“值得信赖的朋友”)文化的一个缩影,...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5:59  Read:12℃
  • 西海论坛:青海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一条曾经饱受生态困扰的河流——农春河,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作为黄河在贵德境内的一级支流,农春河曾因河道堵塞、浊流侵岸而生态受损。然而,随着生态修复项目的深入实施,这条河流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恢复,水质显著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愈发宜人。农春河的蜕变,不仅为当地居民营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相关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  农春河的变化,仅仅是青海省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生态文明高地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青海省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重点区域的突破性进展,带动了整体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在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黑土...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4:50  Read:17℃
  • 【西海论坛】领悟全会精神 担当实干为民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聚焦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立足青海战略定位和独特资源禀赋,为全省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青海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以“严实”为履职底色、以“担当”为奋斗筋骨、以“为民”为不变初心,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锻造严实品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全会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而“严实”正是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党员干部须对标对表“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在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将“严”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彻底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特殊论”和“补偿心理”;破立并...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4:13  Read:15℃
  • 青海西宁选聘133名专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西宁市委组织部获悉,今年以来,西宁市聚焦农村发展短板,从农牧业、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10个领域选聘133名专家,组建“专家服务队”到基层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西宁市委组织部牵头统筹资源,通过梳理“专家资源清单”与“帮扶村需求清单”,搭建“按需派单、双向选择”对接机制,推动专家服务与乡村需求精准匹配,最大化释放帮扶效能。截至目前,“专家服务队”已深入153个服务点调研,为帮扶村制订63份个性化帮扶计划,覆盖21个乡(镇)76个村经营主体、15个合作社及31家种养殖大户。   在产业帮扶方面,专家团队聚焦高原冷凉蔬菜、牛羊养殖等产业,累计解决技术...
    Time:2025年09月20日 01:13:29  Read:16℃
关于我们
青海之声是一个专注于分享青海本地资讯的独立信息平台,我们并非官方媒体,但致力于通过精选内容和多元视角,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地域信息与文化观察。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19-2025 青海之声 (qhradio.com). Powered by QHRADIO. All rights reserved.